简单介面,复杂诉求

apple_iPod_shuffle_1.jpg

今早去把玩了一下第三代 iPod shuffle,是一款我心目中 85 分的产品。

先说为什么扣掉 15 分吧。纯属个人感受:有点太轻了;并非我们一开始以为的“磨砂金属”感,表面仍是铝壳,很光滑;耳机可能不太耐“操”; VoiceOver 功能还不够好,发音有点生硬。

当然,关于这款号称音乐播放器领域最小的产品,也的确仍有商榷的地方:是不是需要这么小?或者,如果真的希望小,是否可以融入到其他硬件中——比如耳机?我相信,苹果不难想到更激进的方案,但它没有那么做。

但硬币的另一面是,在 Tony Fadell 离开的背景之下,苹果依然在这款产品上做着新尝试:这是历史上功能最复杂的一台 iPod shuffle。它首度支持了播放列表功能,得承认,对于操作极简的 shuffle,这是个有好于无,但并不容易实现的功能。

苹果的解决方案是:长按住耳机上的播放键——嗨,其实也只有这么一个键——在 VoiceOver 诵读过歌名和歌手名之后仍不松手,“卟”的一声后,你终于可以松手了,它开始逐一念播放列表的名字,你在这时再按一下它,就转入了新的播放列表。

写起来有些复杂,玩上去,应该一次就能学会。当然,这么复杂的操控,是无法在将这款全无操作键的 iPod shuffle 接入音箱时实现的。

说实话,如果没有今天亲自看苹果的人讲解,我的确没有注意到过去半年时间里苹果为 iPod 添加的两项新的功能。

一个是耳机操控方面的:按两下播放键,进入下一首歌,连按三下播放键,进入上一首歌,各位的 iPhone 耳机线就可以这么操作音乐。另一个,是 sound check,即导入歌曲时,把所有歌曲的音量调节到差不多的程度,不会播放起来忽大忽小。

不确定这值不值得夸奖,但一家在音乐播放器市场已经拥有统治级地位的公司仍然在努力完善这些细节,还是值得一提。

之前看到很多人说,为什么在这代 iPod shuffle 表面没有苹果的标志。我看了产品,大概有个判断:因为它上面完全没有操作键,所以你怎么别在衣服上都是可以的,如果想炫耀的话,请把夹子露在外面……

最后一说:这一款 iPod shuffle 的国内定价 608 元,比在美国买似乎还是稍微贵一点,但这个性价比相信还是足够有吸引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