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做新闻业的iTunes?

TimesCover.jpg

互联网时代新闻业的前途早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但是在眼下的经济环境里,各种矛盾尖锐地爆发在一起。去年年底,美国第二大报业集团,《洛杉矶时报》的东家论坛公司申请破产。2月27日,美国科罗拉多州的《落基山新闻报》结束了其150周年的历史。3月17日,146年历史的《西雅图邮报》宣布停止发行纸质报纸,成为美国首家只发行网络版的大报。正如CNN前董事长,时代周刊前任主编Walter Isaacson总结的那样:传统的报刊有三个盈利来源:零售、订阅和广告。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三条腿里只有最后一条还算健康。现在经济衰退到来了,于是最后一条腿也没了。

在这个风雨飘摇的关头,争吵也前所未有的尖锐起来。在上周四,华盛顿邮报的幕后老板,新闻集团董事长默多克指责Google窃取了报纸的权益,呼吁各大媒体联手反击,华尔街日报总编美联社主席旋即表达支持,甚至使用了“寄生虫(parasite)”这样的攻击性字眼。而在本周正在召开的美国报业协会大会上,Google CEO施密特则教训报业的从业者们,尽快找到适应时代的盈利模式。在过去的几天里,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时代周刊,统统卷入了这一场口水战之中。

可是这一切和Apple4.us有什么关系呢?

这是因为在各种关于报业在网络时代盈利可能性的讨论中,苹果和iTunes的经验被一再提及,这就是所谓的“微付费(micro-payment)”模式。人们对Napster时代唱片业奄奄一息的状态记忆犹新,也不会忘记iTunes的横空出世是怎样改变了这一切。

这一模式的关键之处在于,允许用户为少量内容零散付费。——许多报刊都曾经尝试过网络付费订阅模式,但是多半归于失败,原因在于用户几乎不可能在网上浏览时因为偶然点开了一篇需要付费才能看到的文章而去订阅一个月甚至一年的报纸或者杂志。相较而言,如果有一种简单可靠的付费方式允许用户花上几美分就能够购买这一篇文章的阅览——就像在iTunes里花上一块钱左右买一首单曲一样——则用户的积极性就会大得多。无论是纽约时报执行主编Bill Keller,时代周刊前主编Walter Isaacson,还是Google CEO施密特,近期都在纷纷鼓吹学习苹果这一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同iTunes一同被作为榜样加以研究的还有Kindle——作为图书业的拯救者。默多克甚至还声称新闻集团正在考虑向Kindle出售内容,而纽约时报事实上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如果是我,还会建议另一个榜样: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尽管不能同iTunes相比,但是起点网络小说的风生水起证明了即使在人们普遍不愿为网络电子内容付费的中国,微付费模式也仍然大有可为。)

但是对报刊业来说,时间所剩无几,而盈利模式的转型却又困难重重。一方面,台面上的网络阅读付费系统鲜有成功的例子,失败的先驱倒是有一大堆。时代周刊的文章里列举了一大堆付费系统的名字: Flooz, Beenz, CyberCash, Bitpass, Peppercoin以及DigiCash,然后不无讽刺地说:“如果你还记得这些公司,说明你一定在它们身上赔过钱。”另一方面,网络的特点是一家网站上一篇收费的文章如果真的重要,就一定能在另一家网站上免费地看到。收费除了损失流量之外似乎什么用处也没有。有鉴于此,Gawker的专栏作家Hamilton Nolan呼吁,所有的报刊媒体应当一同行动起来,只有大家一起开始收费才能够防止因为第一个吃螃蟹而招致的失败命运。

作为读者也许不愿意看到这一天,——在时代周刊发起的讨论页里,评论者一面倒地反对付费阅读。但是大局如此,花五分钱才能看到当天的纽约时报头版文章的时代很可能很快就要到来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也许取决于你从什么角度看待它。会不会有人乘势而起,像苹果推出iTunes一样抓住报业转型的的机遇呢?目前为止还没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