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四本与互联网、设计和未来相关的书

这是我为最新一期《城市画报》「荒岛图书馆」专题中的「漏书单」部分写的书单推荐。编辑要求选暂时没有简体中文版的书。── Lawrence

书名:《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And How to Stop It》 作者:Jonathan Zittrain 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

书名:《The Filter Bubble》 作者:Eli Pariser 出版社:Penguin Press HC, 2011

以上两本或可构成「互联网反乌托邦系列」。第一本已有简体中文译本,名为《互联网的未来(光荣、毁灭与救赎的预言)》。第二本目前(2012 年 4 月 5 日)只有繁体中文版:《搜尋引擎沒告訴你的事》。

两本书讲的都是已经发生的事:《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从 2007 第一代 iPhone 发布讲起,阐述了当我们从个人电脑(PC)时代过渡到「后 PC 时代」时,随着电脑和互联网从开放走向闭合,我们习以为常的许多价值观和使用习惯都会受到挑战。电脑会变得越来越「易用」,但用户能做的事情越来越有限,互联网也从早期的无政府、三不管状态过渡到一种由商业驱动的状态,它将日益变得「由上至下」——而这恰恰是「互联网精神」所反对的状态和组织形式。

《The Filter Bubble》则以谷歌 2009 推出的「个性化搜索」功能作为论述的出发点。个性化搜索意味着谷歌会分析用户使用各类谷歌产品的习惯,并以这些数据为本,利用程序逻辑推断出用户有可能对哪些搜索结果感兴趣,将这些结果优先呈现给该用户。在通常关于科技的论述里,这一特性被称为「智能」,但在 Pariser 看来,这种基于用户习惯的推荐算法会形成一个「由过滤器构成的泡泡」(即所谓 Filter Bubble),将用户现存认知和兴趣之外的一切信息隔绝起来。长此以往,用户将只能接触到自己已经感兴趣的信息。这,同样是一幅与互联网最初理想南辕北辙的图景。

我们一直期待软件变得更聪明,电脑变得更好用,也期待互联网让我们增广见闻,不再闭目塞听。但《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和《The Filter Bubble》两书告诉我们,事情有可能正在反向发展。如果我们希望未来的电脑仍能称得上是「为大脑准备的自行车」(乔布斯语),而不只是一台人人会用但功能单一的电器,如果你珍视互联网的开放性,现在就是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

书名:《The Elements of Typographic Style》 作者:Robert Bringhurst 出版社:Hartley and Marks Publishers, 2004 (3rd edition)

西文文字设计(typography)的圣经。作者不只是字体设计师,更是诗人,文笔一流。就算你对文字设计兴趣一般,此书纯粹当非虚构读物看也甚有快感。文字设计是极微小的领域,而对极微小领域的深度专注是达到真实的最佳途径。

书名:《Shaping Things》 作者:Bruce Sterling 出版社:MIT Press, 2005

科幻小说家 Bruce Sterling 的这本非虚构作品虽然写于七年前,但其对未来的发想在今天才开始慢慢在真实世界里以「物联网」的名义进行概念式展现。他将空间(space)和时间(time)两词拼合,造出了「spime」的概念,用以指代未来即将出现的一种新型物体: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被精确追踪、定位,在使用周期结束后可降解,并重新归复于 0 和 1 构成的数据洪流。如果你觉得坊间关于物联网的论述都嫌沉闷,务必试试这本。